住火良久,捞起入瓷器盛贮,伏地气一昼夜,取出晒干,以备后用,庶无毒害。一或伤之,本经之证见矣。
下利腹满,身疼痛,先温其里,四逆汤;后攻其表,桂枝汤。已经汗下,亦不在表也,随病制宜。
其或吐利烦躁,厥逆蜷卧,皆属少阴,又为不治之证。若发表攻里一误,则枉死者,多矣。
见盗汗,其胃热,亦嗜卧也。尺寸俱沉者,太阴受病也。
此因虚邪留滞,若欲下之,必待表证罢而后可,宜小柴胡加枳桔汤。加灯心一握,煎之热服。
一伤寒,热邪传里,服转药后,盐炒麸皮一升,将绢包于病患腹上,款款熨之,使药气得热则一伤寒,吐血不止,用韭汁磨京墨呷下,其血见黑必止。谵语者,下之、温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