复以浸淫疮喻之,若从口起而流向四肢者,是邪从内发于外,泄而不进,故可治;若从四肢起,流入口者,是邪由外入于内,进而不泄,此藏气伤败,故不可治。此明肺痈属实、肺痿属虚也。
若纯与阳药,恐阴为格拒,或呕或躁,不得复入也。名曰缓者,谓和缓之脉也。
程林曰:竭虚也。程应旄曰:丸散仅可从权,随证则不如汤。
赵良曰:此妄下之,因而致逆,逆则阳自上越,阴自下脱,其额上汗出微喘者,阳之越,小便利与下利不止者,阴之脱也,阴阳离决,必死之兆也。师曰:奔豚病从少腹起,上冲咽喉,发作欲死,复还止,皆从惊恐得之。
良医知肝病传脾,见人病肝,先审天时衰旺,次审脾土虚实,时旺脾实则知不受肝邪,不须补脾,直治已病之肝,若时衰脾虚,则知肝必传脾,先补未病之脾,兼治已病之肝。此条与『伤寒论』同。
然其病初得之三、四日,目赤如鸠眼者,是热蕴于血,故眦络赤也。太阳病,为头项强痛、发热等证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