若汗之,便邪气内攻,复泄其津液,胃气转虚,必成胀满也。其或结胸证具而烦躁,吐利四逆而烦躁,下利发热,厥逆,烦躁不得眠,恶寒燥挛,脉不出而躁者,皆为不可治也。
初得病无热,狂言,烦躁不安,精采不与人相当,与五苓散三钱,以新汲水探吐;一法用桂苓汤。然自热而至温,自温而至厥,乃传经之邪,轻则四逆散,重则承气汤下之。
少阴腹痛、四逆,或咳或悸,或小便不利,或泻利下重,并四逆散。一伤寒,直中阴经真寒证,甚重而无脉,或吐泻脱元而无脉,将好酒姜汁各半盏,与病患服之,其脉来者,可治。
方论开在的本槌法中,不再录。 无汗者,为伤寒。
但小便不利,大便实者,为发黄,轻则五苓散,重则茵陈汤。 咽喉不利,吐脓血,手足厥冷不止者,难治,升麻六物汤主之。
少气,或咳或悸,身痛自利,真武汤去附子,加生姜。在阳则发汗,在阴则温里。